7月22日下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在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为全国中青年民间文艺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作题为《建构文化新质生产力 推动中国工艺美术深度转型》的主旨报告。
才大颖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与现实意义,从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转型背景、发展机遇、行业现状、时代使命、转型方略、学术实践、关键举措、学术主张等多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全面分析了工艺美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
才大颖指出,党的二十大“两个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工艺美术的文化载体价值提升至新高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催生的“新文化”为行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构建提供机遇与方向。对标中国式现代化五大本质要求,中产阶层消费潜力激活、“生活美学”共识强化、文化消费增长、小众消费趋势兴起及稳定发展环境,均为工艺美术带来战略机遇。同时,行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亟待从“生产者中心”转向“消费者中心”。
才大颖强调,数字经济催生的3顿打印、元宇宙、础滨骋颁等技术为工艺美术注入“科技赋能”动能,颠覆传统创作与传播模式。面对全球格局变革,需以“当代中国符号”为核心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民间交流与民心相通。针对机遇与挑战,关键在于构建“新质生产力”,以“设计赋能”为支点,推动从行业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通过“创新传承、教产融合”实现理念更新;提升产业、院校、人才等综合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唯有以新质生产力为内生动力,才能实现从“源于生活”到“引领生活”的跨越。
才大颖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行业发展矛盾、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将以“艺术生活化”的有效供给回应人民对“生活艺术化”的美好追求,坚持学术引领与实践探索并重,聚焦“经典工美、创新工美、科技工美、生活工美”发展方向,推动行业从“作品思维”向“产物思维”转型、从“经典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助力工艺美术从消费社会的边缘走向生活方式的中心。在此进程中,大师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引领力量,沿着向新、向美、向海、向金、向品的方向持续生长,通过融合创意、设计、科技,构建文化新质生产力,推动大师力作、大师品牌、大师产业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扩张,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速工艺美术全面融入现代消费体系,把握时代赋予的战略机遇。
学校相关部门、教学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民间工艺拔尖人才参加活动。
供稿:党委宣传部;作者:李淼;编审:刘阳;复审:石龙潭;终审:孙磊